“337调查”是由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USITC)负责进行的一种具有单边制裁性质的贸易保护主义手段,调查目的通常是禁止进口产品和进口后在美国销售产品中的一切不公平行为及不公平措施。“337调查”被认为是企业阻止竞争对手产品进入美国市场的最有效、最省时的法律途径。在当前经贸摩擦持续的背景下,寻找资源难、维权过程难、海外维权成本高、维权周期长成为中小企业“走出去”的重要障碍,迫切地需要相关实务指引为企业提供指导服务。
为有效帮助我国企业了解美国 337 调查制度的程序和实体规则,提高企业应对争端的维权能力和主动性,中国(深圳)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编制了《美国337调查制度概述和企业应对策略实务指引》,通过介绍企业出海前的布局策略、启动337调查的程序、应诉考量和应对策略、调查后的救济程序和应对策略、专利侵权风险分析报告的运用、常用法律依据等,对337调查制度进行分析研究,并为遭遇337调查的企业在应诉中的每个阶段作出指引。另外,本指引分析了8个深圳企业应对337调查的经典案例,总结了涉案当事人的应对手段和策略,为相关企业提供参考。